阅读历史 |

第632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副导摇摇头:“一般都是抱不起来的啦。现在的文夫都很没用的,有的连孩子都抱不起来的。

于导:“这种男人早就该淘汰了。我就说现在的婚姻制度让很多没必要留下孩子的人都有了孩子。浪费资源嘛。

副导赶紧小声提醒:“不能这样说!您是大导演,您这样讲跟希特勒有什么分别?”

于导:“我又不想毁灭世界

……我只想拍电影嘛。好了好了,不讲这个了。你让机器准备好,我们继续。

接下来这一镜拍得很顺利。

她坐马上,陆北旌把她抱下来,再打横抱起,径直抱进帐逢。

这一幕还就是身高相当才拍得出味道。

于导:“衣摆飞得很好看啊!再来一镜看看细节。

陆北旌:……

于导的再来一镜是不能信的。

这一镜又来了十遍才拍满意。

柳导到了,带着福晋。

福晋没有马戏。她没有骑马,从头到尾都是坐轿子或车。

徐飞雁很高兴,她自从过了戏之后,柳导跟她聊得更多了,虽然她总是提问,但柳导也没有生气,都会一一为她解答。

不过柳导不让她再继续抄经了。

柳导:“让你抄经是为了让你练宇。等你抄得差不多了,我们把这一段镜头 全过掉,你就不用再写了。”

徐飞雁:“抄经挺好的。我妈妈就喜欢拜佛堂,家里还有观音,我进组前还特意去关帝庙上了香,谢谢关帝爷保佑我。

柳导:“有信仰是好事

柳导到了,于导就轻松了,把现场交给她,他去审素材。

夫妻店就是有这种好处,以前不敢让柳导盯现场,他又要在现场看镜头,又要审片,拍一个电影时问就越来越长,他不放心任何人,只好自己全都干过

来。

太大跟他说想试着自己拍,他当即赞成,大加夸赞,大力支持。

看,现在多轻松!

柳导先见了她,问她最近有没有什么领悟。

她想了想,说:“我觉得李薇应该是对所有人都有所保留的。说她冷静也好,冷漠也好,她一直到不再害怕雍正会政她的头,她才敢慢慢交心。在这之前,她是不敢太靠近他的。

她顿了一下,批评道:“这种社会制度让丈夫可以童无顾忌的千掉妻子也大不合理了,这样夫妻怎么可能有感情呢?“她读历史,满清早期还是能看到福晋们作威作福的,过了顺治康熙后的福晋们是越来越软弱了,被管束得越来越多,权力也越来越少。

姜姬支持夫妻并举,从皇帝起,皇后可以入朝,大臣们的妻室也可以入朝,天妇同殿为官乃是佳话。结果到清朝就一下子被打回来了,前面的朝代,后宫皇后还是可以问政的,大臣的妻子哪怕不入朝,在后宫任职也很正常。只有清朝,皇后再也没有站在朝堂上,甚至还有了后宫不可千政的铁律。明明在草原上福晋们还可以管牛羊奴隶,丈夫死了军队也听她们的,进了中原就全都不算了。

倒退的也太厉害了。

吹,最早就是限制女人读书……,是从限制女人出门开始。

从女人不该出门,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到读书识字都不行,女子不需要书本的智慧,只需要操持家务,服侍丈夫,生育子女。

不能出门,不能读书,不能启智。连高等的奴隶都要会读书算账的才有人请,女人从社会芳动中隐形,承担起了更多的体力劳动,却不再被看到。

限制妻子就是限制自己,这笔账谁都会算的啊。

家里多一个人能千为什么不行呢?

是社会变得更加倒退造成的吗?

但是,在某些时候,明明是富裕地区更容易倡导女子不出门,在家生育孩子,操劳家务。

是因为家庭收入高到了一定程度,一个人的劳动所得就足以支持家庭开销。

可是,在某些地区,正因为资本阶级萌芽,诞生了许多家庭式的作坊,女子被计算为家庭劳动力,重新获得了出门和受教育的权力。

可见有没有芳动机会和芳动需求并不是根本原因。

是社会分工?是职业需要?

她脑子里转了很多东西,一时找不到确切的答案。

柳导:“清朝的社会制度是倒退的嘛,从封建制变回了封建奴隶制,还搞出了八旗,不止是旗人压迫汉人,旗人之间也在互相压迫,还有专门做奴隶的包衣旗。它的阶级异常分明也异常稳固,生是什么旗就是什么人,除了皇帝能因功抬旗,普通旗人想改变命运只能努力做皇帝的奴才才有机会。

她说:“但是,满清在没有进中原以前就是纯奴隶社会,老婆可以多娶,贞洁也不太在意,孩子随便生随便养。他们是进了中原以后,学习了汉人统治的方式方法,把奴隶制和封建制结合到了一起,还吸取了元朝的经验,把汉人变成了社会的纯底层,但是又开通了科举通道,等于给了汉人向上的机会,从这些设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