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七十三章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(1 / 3)

加入书签

秋收赋税,边防征丁,秋闱考核……

一桩一桩事宜化作层层迭迭奏折,一摞一摞堆积于太和殿书案。

刚下朝的皇帝不得片刻歇息,换了一身衮袍便埋头进政务之中。

不知换了几次茶,景光帝唤人将议事的刑部侍郎送出宫,也算是暂时得一息喘气。

真累。

邵闻璟揉了揉右手拇指的指腹,那里因为握笔过久,落下了一条深深的凹陷。

见桥打外殿而入,凑近在景光帝耳畔低语数句。

男人浑身的紧绷徐徐回落,带着不自知的放松道:“宣。”

片刻,身着宦官靛袍的内监恭敬入内,行礼问安,见今上懒懒撑靠于交椅扶手,提着心复述。

“婕妤道:为何崔姑娘害怕?”

“县主道:上月崔公子因放印子钱逼死人……”

内监鹦鹉学舌,一字一顿,复述犹如场景再现。

疲乏的男人合着眼,在一片黑暗中,伴着细嫩的嗓音,畅想着当时场景。

她昨日穿的又是何色,御赐的步摇可有佩戴在身上,同那蠢女人解释时脸上时无奈还是鄙夷?

借由内监的叙述,犹如虚空的媒介,这一边是太和殿,另一边是黛宁宫。

她说她的,他只细心听着,可心里耐心地一句一句评述回应。

“婕妤道:可惜我有孕不得多吃冰碗。”

“县主道:冰碗吃多了我便会着凉,一着凉就头疼得紧。”

真话。这不好,贪嘴不是坏事,可伤了身体就是自个难受,还是少吃为妙。

膳司局来了个新掌勺,做得一手好建安菜,一道茶粉羹百吃不厌,既是温热又为甜口,想来比之冰碗好上不知何几许。

“婕妤道:听闻五珍楼的簪娘善钗,我不爱旁的,就爱带朱玉的金钗,亮闪闪的一把上缀着红石,太好看了。我记的你最爱臂钏。这样,我出银钱,你帮我打上两支红宝石金钗,我送你一套臂钏。”

“县主道:好,你这里想个图案,下次来时给我,臂钏便免了,不过顺手的事。”

假话。她不爱臂钏,喜欢步摇。

每旬尚服局皆递呈簪婢所绘样式,他只留下步摇的图样,又命人加紧打制,一年不到,竟堆积了五六个小箱箧。

“婕妤道:……”

“县主道:……”

他紧绷的神经在幻想的领域中逐渐疲软,周身犹如浸泡于汤池之中,叫温烫的硫磺气味包裹的密不透风;纵是懒散地活动指尖,在半空中划过时只觉被那丝隐秘的禁忌感激得酸痒。

“婕妤道:若你是男子就好了……”

内监一口气说了一大串,汗流浃背得很,下一息便见帝王轻轻扬了扬下颌,自有低眉顺眼的宫婢上前递上温茶。

御前不敢失仪,内监即便口干舌燥还是斯文地小啜一口,便识趣地放下茶盏:“县主道:若你喜欢我,无论我是男人还是女人,你都会喜欢我。”

本是慵懒合眼的君主骤然睁开双眼,内监心头一跳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
这番话虽逻辑诡异,如何看都为玩笑话,无迹象表明那梁县主觊觎宫妃呀。

可他这七八回的汇报来看,今上独独青眼于县主而非婕妤,若非担忧婕妤无宠寂寞勾引了县主磨镜?

不应该啊,封郎将几乎夜夜留宿……啊,该打!

内监心里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子。

这等惊世骇俗事宜前朝还有更出格的,什么父欺儿妇,伯占弟媳,有何见怪的。

等等。

内监忽而汗如雨下,后知后觉其中关节。

严格而言,梁县主便是今上远方堂弟媳……

“继续。”

男人低沉的声音打断了小内监大逆不道的畅想。

都是在宫中摸爬滚打过来,还被今上钉入黛宁宫的棋子,自然面上若无其事:“婕妤道:瞧瞧!就是这个摇头!一模一样!怪不得大家都说你和陛下是一类人。”

“县主道:这般大逆不道的话也是能随口说的。”

男人眼前便出现她一副无奈又为难的模样。

他想着,轻笑一声。

忽而察觉,便是在方才,他笑着也摇了摇头。

精致漂亮的小人儿该是往一侧微低着头,闻那幼稚可笑之言,尴尬地左右摇了摇,头顶的发旋也可爱地一道转着。

母后曾说过他头顶有个左旋,故而爱闹左性。

她也有,所以倔得气人。

他恨她的疏离,恨她的倔强,却也对避开眼时褶皱的眼睑无法掩去的星光日思夜想。

不可否认,他是欢喜的。

他是真的欢喜。

只要是有一丝牵连,都值得他在心底翻来覆去咂摸。

即便是通过外人之口评述,他原也是同她划到一块天地。

须臾间,他不再孤独,甚至猜想着她的目光掠过自己脊背时留下的痕迹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